2014年10月9日下午在逸夫楼408,医学部教学发展中心邀请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兼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老师做“试问‘钱学森之问’——创新人才培养三项改革”讲座。医学部副主任王宪、教育处副处长蔡景一及来自医学部各单位的教师、研究生助教共12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钱学森之问”更引发高等教育界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近日2014年诺贝尔奖的陆续揭晓,我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再次引发热议。什么叫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是什么?卢晓东老师带领大家共同探讨。
卢老师首先以“创造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提问,引出创造力的概念。通过列举武侠、战争及科学研究中的创新事例,提出了基于“范式”哲学的“范式陷阱”概念:在旧的范式中沉浸越深、学习越多、掌握更精确、不断取得成功的人,陷入旧的范式陷阱越深,越难以逃出已有模式的束缚,有所创新,难以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
接下来,卢老师通过对“范式陷阱”概念的深入探究,从三个方面反思教育活动内容,提出有关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在大学学习总量方面,大学有必要减少结构化学习量,国内外许多高校都在研究减少学分要求,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在大学考试制度改革上,现有考试制度和内容中趋同性思维的考试题目会促使学生陷入范式陷阱,发散性思维考题、考题公布制度、高度粗略化的评分(如等级或5分制等),更有利于学生“怀疑”态度的养成和想象力的培养;在学生奖励体系方面,奖学金更应该用于支持和鼓励具有科研兴趣、研究偏好和创新成果的学生从事创新性活动,避免过于专注对学科知识的精确学习,避免在现有范式中沉浸过深。这些思考引导我们从知识论返回实际教育管理和教学领域,反思对教育规律本身的理解,进一步促进对教育改革的深入探索。
卢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丰富的案例、深刻的哲理,都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思考。在提问环节,听众就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背景对创造力的影响、大学教师的范式陷阱及对教师的引导、高校如何在改革中保持自身优势及特色、学生在已被传统教育固化了思维的情况下如何激发自身学习兴趣、北大元培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项大工程,需要教师、学生乃至全社会共同协作改革。第三代医学教育革命提出了创新性改革理念及创新发展思路,医学院校需要加快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步伐,推动医学教育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北大医学部的医学教育不仅是培养合格的医生,更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医学大师和医学领域的领军人才,这也是北大医学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医学部教育处/医学部教学发展中心
主讲人介绍
卢晓东,男,北京大学三级研究员,博士。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留校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工作23年。1995年在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2005年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专业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个人研究领域为教育财政、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和院校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与教育评论20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2001年、2005年、2010年三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受邀学术报告和演讲150余次。现任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兼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曾担任2004-2007年担任北京市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2002-2011年担任北京市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工作专家组成员,2010年担任教育部“质量工程”总结与论证专家组成员、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专家组成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