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简历
吴立玲,女,1954年8月出生。现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医疗系,1981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95年6月任教授,1997年6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1987-2000年三次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现兼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分会司库、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副主编等职。
从事高等教育30年,教授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病理生理学理论课及实验课。已指导5名医学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指导参加创新人才培养的医学本科生9名。所指导的本科生发表研究论文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发表综述6篇;1名在2009年北京大学挑战杯比赛中获二等奖,在2010年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及实验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
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脂肪细胞因子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近年来还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合作,开展正常和移植颌下腺分泌调控的研究。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生4名,现有在读博士生7名。已经发表论文90余篇,SCI收录36篇。先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家教委基金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并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研究。先后获北京市、卫生部、国家教委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3项。
2.名师心得
教育界有句经典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工作有其特殊性,我们的品行和学识无不时刻影响着学生。我们面对的是一批正在成长中的求知欲旺盛的青年学生,教授他们精湛的专业知识,为他们树立认真严谨的榜样,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我的想法是,要想教好学生,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要求真务实,严谨治学,还要热爱教学,热爱学生,要有把全部知识传递给学生的热忱与奉献精神。在教学工作中我有两点较深的体会:
(1)突出学科特点,注重知识更新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作为一名教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先导,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临床病例提出问题让同学思考,结合实例介绍疾病的代偿和损伤的机制及临床症状、体征产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既激励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当前医学发展迅速,这就要求老师有广博的学识,及时将新知识引入课堂。我们将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的内容编入教材,通过讲座和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又拓宽视野,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2)坚持教学改革,启发创新思维
教学的过程是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路、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我们积极参加北大医学部的教学改革,深入开展PBL教学,鼓励学生结合病例提出问题,充分展开小组讨论,还联系临床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使教师教得更生动, 学生学得更灵活。我们实行机能课程融合,将生理的体温调节、病理生理的发热和药理的解热镇痛药的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还缩减了学时。教学改革的实践,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也让我们尝到了甜头。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我们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常年进行的基本教改项目,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带领学生查阅文献,设计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实施科研的兴趣与能力,以及汇报科研成果、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这一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名师寄语
做人做事应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埋头苦干。只有这样才真正是个有用的人,希望我的学生们都能谦虚务实、严谨认真、追求公正、崇尚事业。青春的梦想是美丽的,但只有踏实的努力才能让它变成现实;同时也只有懂得奉献才能成为这社会上有益的一份子,认真和奉献精神作为医务工作者尤为重要。应该相信“天道酬勤”的道理,在求学的道路上要勤奋扎实,避免浮躁,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4.名师名言
教育学生一定要认真,对于学生,无论是他们生活上、学业上、还是思想上的困惑,都应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这才是热爱学生和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
5.名师先进事迹
我们经常看到她最早来到办公室,也时常看她加班到夜晚,办公室变成了她的基地,她总是热衷于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一丝不苟地处理那些繁重而琐碎的工作。这就是她,一直辛苦着,却没有一丝埋怨反而乐在其中的吴立玲教授。
一、热爱工作、任劳任怨
吴立玲教授虽然已人过中年,但对于工作还是充满了热情。她是教研室里公认的铁人,她经常深夜为学生修改论文,面对如山的稿件、标书她几乎没有过节假日并且经常加班,然而到了第二天凌晨,大家还是看到她早早赶到办公室里忙碌着。吴立玲教授的日程表总是满满的,她每天的工作总是忙忙碌碌的,即使这样,你仍总能看到一个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充满工作热情的她!
二、热爱学生、师德高尚
不管工作多么繁忙,业务多么繁琐,工作中的吴立玲教授对于学生的来访,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对于学生的困惑与疑虑,她从不吝惜时间和精力,她会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正如她自己所说,对于学生,她永远是最用心和最认真的。2009年有几名学生自发到国外大学的网站上寻找到一些英文病例,想自己进行讨论,但又感到有困难,他们找到了吴老师。吴老师利用晚上的时间每周一次和他们在办公室进行讨论,并让学生们轮流主持讨论,分工准备问题和答案,这只是吴立玲教授与学生们相处的一个小小插曲。每每遇到节日,如同雪片纷至沓来的毕业离校学生们的祝福和问候,就能看出吴立玲教授与她的学生们建立了多么深厚的情谊。
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吴立玲教授曾作为访问学者于1987、1993和1999年3次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进行科研工作,为她在病理生理学界有更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按时回国人员较少的背景下,她毅然学成回国,为国家和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她长期担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秘书长,近年又担任学会理事长,为学会建设殚精竭虑。吴立玲教授尽管已桃李满园,成绩突出,但她依然平易近人,细心关心体贴他人,和周围同事相处融洽,大家有什么问题会找她反映,与她商量,她对待同志总是以诚相待。病理生理教研室的同事之间气氛融洽,就像一家人,这和吴立玲教授豁达开朗的性格、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公正无私的领导是分不开的。
6.所属专业领域、学校文字介绍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和原理,根据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实验治疗,分析疗效原理,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中多学科密切交叉相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又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北京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国家重点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是由中国政府创立的第一所医学院校,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是我国最重要的医学创新研究基地和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