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教学培训
教学研究
信息资源
咨询服务
下载中心
名师风采
报名平台
 
首页>> 新闻动态>>
 
【教学沙龙】教学中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探讨
发布日期:2015-03-13 浏览次数: 5 字号:[ ]

     2015年3月6日下午1:30,本学期第一次教学沙龙—— “教学中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探讨”,在逸夫楼502教室顺利举办。医学部教育教学督导专家、第三临床医学院毛节明教授以PBL案例为例,与大家分享了基础与临床教学相融合及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心得,并就如何实现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医学部副主任王宪、教育处副处长蔡景一,以及来自基础医学院、各临床医院的骨干教师、督导专家和研究生等120余人参加了活动。

 

    毛教授首先肯定目前基础阶段PBL案例的设计,在促进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面取得的教学效果,但由于基础和临床老师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同,基础阶段与临床阶段教学重点应该有所区别。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建议从教学内容的早融入和临床思维的早训练两个方面入手。

    毛教授以基础阶段教学的PBL案例《王老师的“心”路历程》为例,详细分析了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各自的教学切入点、学习重点以及分析思路的不同。此案例的设计体现了基础阶段教学的特点,即重点了解心脏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并根据疾病发生后的症状、异常体征和指标等分析其发生变化的机制;但临床教学注重从症状、体征、部分辅助检查结果出发,结合临床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毛教授从临床病例分析的角度,提出PBL案例描述的修改意见和学习重点的建议,强调只有在基础阶段掌握好人体的结构、功能和疾病发生的机理,才能在临床的综合分析时更好地发现主要问题,找准治疗靶点;他认为案例教学从临床症状和体征引入讨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医学生尽早建立对医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建议把部分症状学的内容提前到基础阶段教授,对疾病症状的充分了解,有利于拓宽学生分析、诊断疾病的思路,思考的范围就会比较大,可以避免漏诊和误诊。

    毛教授从高血压、呼吸困难,慢性心力衰竭的急性发作、心肌肥厚讨论到与此相关的先天性心脏病、后天结构性心脏病,以及与其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病理基础,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吸烟、家族遗传等,详细分析了案例中王老师各种症状产生的原因、疾病诊断与鉴别的过程、分析了引发疾病的危险因素、确定治疗方案的思路、后期康复指导等,并指出基础阶段教学中要重视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如要考虑所用药物的危险因素并做好预防等。毛教授细致的阐述充分展示了临床诊断、治疗时的综合思维和整体观念。经过毛教授认真细致的分析和补充完善,《王老师的“心”路历程》成为一份充分结合临床知识、渗透临床思维的全新案例。

    在互动环节,毛教授与教师们就如何撰写PBL案例、基础教学中如何结合临床进行了讨论交流。王宪主任和教师们均称赞毛教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感谢他的无私分享,也充分肯定了这种由基础与临床教员共同参与的教学沙龙活动对进一步提高医学生教学的促进作用。基础医学院的教师们表示,将对现有的PBL案例进行认真梳理,尽可能融入临床知识,体现临床思维。

    最后,蔡景一副处长指出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是我国目前医学教育的热点问题,也是北医“新途径”教学改革第二阶段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为了实现基础与临床的结合,需要基础老师与临床老师更多的合作与交流;教学发展中心将致力于为教师们搭建沟通和交流平台。欢迎老师们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探索出临床教师与基础教师进行有效合作的长效机制。

医学部教学发展中心

2015年3月11日 

 

毛节明教授讲座摘录:

由于基础和临床老师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不同,看问题的侧重点会不同。因此,对于同样的案例,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的侧重点可能会不同,但由于医学生的培养是一个整体,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基础教学中,如果能将临床教学中重点关注的有些知识点早点融入,尤其是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早点开始,对医学生的培养会更有针对性。

目前很多大夫在看病时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由于症状学的内容没学好。如果症状学的基础扎实,大夫在分析诊断疾病时的思路就比较宽,思考的范围就比较大,就不容易漏诊。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综合分析,就会很精确。

临床医生需要有一个规范化的临床思维培养过程,这种临床思维的培养不能从住院医生才开始培养,而应当从基础阶段就开始。临床思维过程,就是综合分析的过程。

一个症状可能是多种疾病引起的,如头疼头晕不全部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的,还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呼吸困难,可能是心衰引起的,也可能是哮喘引起的。对于一种疾病也要把具体的发病部位讨论清楚,如心衰有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的不同,要引导学生如何去鉴别,找到各种具体发病部位的证据,要找到临床诊断上的支持点和不支持点。左心衰竭有哪些证据?右心衰竭有哪些证据?我们现有的证据是否支持左心衰竭?是否支持右心衰竭?然后得出是左心衰,还是右心衰,还是全心衰。如果做出肯定的判断,则一定要有肯定的理由,做出否定判断也一定要有否定的理由。只有这样细致的分析,今后遇到问题才能知道如何分析。

制定治疗方案时,要先抓住病人的主要矛盾,确定治疗的靶点,即切断哪个环节效果最好?这也是PBL讨论的要点。需要根据疾病发病机制和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找准靶点,这对将来临床治疗和选择药物都很关键。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发展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邮编:1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