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教学培训
教学研究
信息资源
咨询服务
下载中心
名师风采
报名平台
 
首页>> 新闻动态>>
 
【示范课研讨】如何上好一堂医学课
发布日期:2016-05-04 浏览次数: 5 字号:[ ]

【背景】2009年起,医学部开展示范性讲课活动,经学生、督导专家和各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推荐,数十位骨干教师开设了百余次示范性讲课。为进一步发挥示范性讲课主讲教师的示范作用,医学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示范性讲课活动进行了更为精心、细致的设计,在前期观摩示范课的基础上,专门邀请主讲教师对示范课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介绍,并有目的地组织更多的青年教师参与学习并交流讨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切实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2016年4月28日下午,医学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首次示范性讲课研讨活动在逸夫楼114顺利举行。在2015年12月和2016年4月举办过示范性讲课的张卫光教授和伊鸣研究员,与大家分享了“如何上好一堂课”和“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技巧的经验与体会,来自河北医科大学及医学部各学院的近40名教师和研究生助教,参与了研讨交流。

首先,张卫光教授以“狼来了,你准备好了吗”为题,从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及未来教学的发展变化着手,向大家介绍了以“手机”为代表的现代学生学习方式对大学课堂的冲击和影响。如何让“低头族”在课堂上抬起头、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张教授认为教师必须打破常规,对学科知识进行重新整合、采用“故事式”编排;授课语言要精彩,富有激情;整个讲授过程要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讲授中可通过语调、动作、演示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重要问题反复强调等技巧,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实用性,这样学生自然会抬头、关注讲课、参与讨论了。

接着,伊鸣老师以示范课“空间认知研究进展”为例向大家分享了他的“通过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思维”的教学理念。在这次示范课中,伊鸣老师以“问题——假说——实验——结论”的科研思路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介绍诺贝尔奖得主的科研故事等,让学生充分了解空间认知的知识和科研思路。他以登山做比喻介绍了课程设计方法:采用“开场留悬念、过程做铺垫、结局抖包袱”的策略,教给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博览群山),教会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登山设备),给学生展示学科进展的顶尖状态及终极目标(最高山峰),并引发学生的热情兴趣(登山动力),即帮助学生达到“博、谨、精、勤”的目标。对于如何成为一个吸引学生的好教师,伊鸣老师认为首先要针对不同的听众、换位思考,采用合适的讲授方式让学生听懂,即“入门”;其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性、引经据典讲解细节让学生相信;另外,讲授过程中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案例,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如果能通过讲课激发学生献身于该学科研究的热情,就是讲课的顶级层次了,应该是每个教师的奋斗目标。

伊鸣老师的分享还体现了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关系,年轻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按学科研究发展的思路进行课程设计,既帮助学生建立了学科思维,也让教师对学科的进展进行了全面梳理,有助于教师厘清自己的科研思路,促进自身科研的发展;随着教师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学内容也会随之不断提炼升华。正如伊鸣老师所说,“这短短四节课的内容,是我十余年科研过程的提炼总结。如果再过几年,我的研究有进展了,授课内容肯定又会不一样。”

两位教授风趣幽默的语言不断引起听众会意的笑声,深入浅出的经验分享让大家频频点头。教师们就年轻教师如何成长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教师的穿着、讲课的语速语调、讲授过程中案例的引用、助教如何解答学生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演示和点评。最后,张卫光教授希望大家能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贯穿“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真正实现医学部的教育教学一体化的理念,这样教学就会提高到新的层次。

 

医学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育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发展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邮编:100191